新乘®让体育更环保,让交通更靓丽!
图片:新华网
2018年底,一则“浙江校园现‘问题跑道’”的新闻引起多方关注。近几年来校园“毒跑道”事件可谓层出不穷,几乎波及全国大部分地区,让广大家长平添了三分担忧。
众多“毒跑道”事件中,往往有这样一个现象,按照国家所规定的标准检测,跑道几无问题。一边是学生出现流鼻血、咳嗽、头晕等症状,一边是符合标准的“合格跑道”,这一矛盾折射出塑胶跑道国内相关建设标准与场所实地气味感受存在一定的差异,标准已然落后几个“数量级”。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由教育部牵头组织制定的强制性国家标准《中小学合成材料面层运动场地》从2018年11月1日开始实施,以期在制度上解决标准与实际的矛盾。
▲高环保水性EAU跑道
然而,浙江三门“问题跑道”事件再次明证,国家标准下,毒跑道依然狂奔不休。
彻底解决危害青少年健康的毒跑道问题,有以下几方面工作亟需推进。
一者是要多方施策,确保“新国标”落实落地。
与过去的“旧国标”相比,“新国标”不仅从“国家推荐标准”变为“国家强制标准”,还对校园塑胶跑道建设中可能产生的18种有害物质的限定做出规定,如甲醛不得高于0.4毫克/立方米,二硫化碳不得高于7毫克/立方米,苯不得高于0.1毫克/立方米等。但是已经建成的跑道,特别是通过旧标准审核但不符合新标准的“合格”跑道该怎么办?从本着为青少年健康负责的角度出发,理应无论是“新旧国标”,只要出现一项数据超标即当铲除跑道。毕竟,无论建造成本再高,而生命健康是无价的。
▲高环保水性EAU跑道
除此之外,监管、问责等老生常谈的问题也必须高度重视。试想一番,如果标准制定的很严,但在实践的环节却失之于宽宥,那么标准可能就会流于形式。参考目前美国、日本等国家“多双眼睛紧盯,出了事严处罚”“如有问题,谁生产谁负责”等做法,不妨在工程招标、资质审核、跑道设计施工维护等全过程加强公开透明度,还要尝试引入第三方评价机制,牢牢把好关口。
同时,围绕“新国标”,相关部门还应当丰富实施细则、惩处条例等,如明文确定对“问题跑道”事件有关责任人严肃追责、巨额罚款乃至入刑,增大违犯标准的成本,让相关方不能犯、不敢犯、不想犯,铲除“问题跑道”滋生土壤。
▲高环保水性EAU跑道
二者是要常测长验,确保跑道长久安全无忧。
如新华社相关新闻报道显示,三次送检结果不同,对照“新旧国标”,是否合格也是不置可否,从专家分析看,由于取样点、取样环境、取样手法不同等原因,检测结果可能会出现数据差异。对应这种情况,理应以最严苛要求对待检测结果,勿论任何时段、任何取样方式,只要超标,绝无宽赦。当然考虑可能存在的误差值,还可以科学规定一定的误差范围。从事物长期发展的角度来说,在此最严苛对待的基础上,还要常态化推行定期监测机制,跑道须定期通过监测评估获取一定时限内的合格证书,规避某些特殊手段带来的一时合格,确保跑道真正长期持久无害。
说一千道一万,合格跑道建设本身不是一件麻烦事,理应在最短的时间内取得最卓有成效的成果。但这个“小事”折射出的是民众对公共安全问题方面的诉求“大事”。实事求是地说,当下,民生问题不再是简单的衣食住行,公共安全特别是涉及到公众生命、健康、财产等方面的安全,已经成为每个公民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所在。如果这一切变得不可信和不确定,必然会带来国家公信力的损益。所以公共安全领域建设何不从“莫再让毒跑道狂奔不休”开始,迈好关键一小步呢?